「雙碳」戰略,對智能駕駛場景化落地提出什么新挑戰? | M-TECH 2022中國智能駕駛創新峰會
1591.9億元,這是2021年汽車智能化方向的市場累計融資金額。
該數值,已然創造了歷年最高值,也反映出了智能駕駛賽道的"熱鬧"。
時間進入2022年,僅1月份,國內外就出現了18起重要投融資事件,金額累計超過60億元人民幣。
與此同時,業內也有人表示,智能駕駛正處于行業爆發階段,因為在技術、廠商、資本及消費者這四個層面上,行業生態肉眼可見的正在完善中。
安全之后,智能駕駛迎來新命題
可以看到,自去年初至今,先是百度、阿里、小米先后宣布進軍造車賽道,并瞄準智能駕駛領域,再是華為、大疆高調推出智能駕駛解決方案。而依據最新消息,華為與大眾也有意成立自動駕駛合資子公司……
而隨著智能駕駛領域迎來了多個巨鱷,該賽道也持續被高度關注度著,可以說是十分熱鬧。
落實到智能駕駛相關技術和產品的落地,在C端市場,具備L2級自動駕駛輔助功能的量產車型已經大面積上市。B端市場更是出現了諸多成功案例,包括但不限于百度等在多地推行的自動駕駛出租車隊,以及無人駕駛快遞配送車、無人駕駛清掃車、礦區無人駕駛等等。
同時,在前幾年的探索基礎上,圍繞智能駕駛展開的相關法律條文也逐步開始完善,并為該賽道的發展指出方向。
比如技術的分級,去年9月正式發布的《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》國家推薦標準(GB/T 40429-2021),該標準讓國內自動駕駛的分級明朗化,有利于促進自動駕駛產業的發展以及后續相關法規的制定。
其他方面,比如由交通運輸部、科技部印發的《關于科技創新驅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意見》,其中提及圍繞"人工智能、自動駕駛、無人機等領域,研究推動相關立法"。
又比如11月11日,交通運輸部發布《交通運輸"十四五"立法規劃》,在"加強智慧交通創新發展立法研究儲備"一欄中提出要探索研究建立自動駕駛、智能航運等智慧交通前沿技術應用相關法律制度,探索研究在相關立法項目中建立無人化載運工具管理制度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眼下除了放在第一位的"安全"之外,智能駕駛賽道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命題——碳排放。
減碳,不只是從燃油 車轉向電動車 這么簡單
作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源,交通運輸業自然也成為雙碳工作的關注重點。在智能化、網聯化、電氣化正逐步在汽車產業推進的當下,如何減碳,甚至脫碳,也為它們提出了新挑戰。
而說到交通運輸業的"減碳行動",相信很多人第一意識想到的就是替換燃油車,推行新能源汽車、清潔能源汽車。
依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年度《中國汽車低碳行為計劃報告》,2020年,我國乘用車保有量達到了2.28億輛,其中燃油車占比高達96%。
對碳排放進行計算,2020年我國乘用車車隊生命周期碳排放總量約為6.7億tCO2e(每噸二氧化碳當量,度量溫室效應的基本單位),其中燃料周期占比74%。而在燃料周期所產生的碳排放中,來自燃油車的占比更是高達98%。
可以確定的是,隨著燃油車被替換,碳排放出現一定程度的減少是必然的。
但現實告訴我們,"全面替代燃油車"行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。
從各國在"全面禁售燃油車"這件事的節點上來看,除了挪威宣布的2025年,其他包括英國、法國、荷蘭、加拿大、韓國等多個國家都將節點控制在2030-2040年。
與此同時,影響碳排放量的不僅僅只有汽車的動力來源。
比如自動駕駛汽車。美國韋恩州立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、教授施巍松表示,當前一輛自動駕駛汽車每天可產生35TB的數據量,而車載計算設備完成這些計算需要的電力達到5000瓦。此時,如果用邊緣計算,就可以在快速處理數據的同時,為車載計算節省電能,從而延長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。
又比如新能源汽車,何小鵬也曾經提出了一個理想化的場景:
在凌晨大家都在睡覺的時候,搭載了無人駕駛功能的車輛以20公里或者30公里的經濟時速緩慢駛出,前往最近的充電站補能,充滿電后自己回家。
在他看來,這便是智能化對"碳中和"的貢獻之一。
3060目標下的挑戰與機遇?
力爭2030年前達到碳峰值,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。
從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,到"十四五"規劃,"3060目標"都是重要發展規劃之一。
這一大背景下,在既有汽車產業基礎上,該如何進一步實現"減碳"的目標?而在新技術、新產品研發的同時,又該如何避免高碳排放?這其中的關鍵,在于"智能"。
至于具體該如何實施,圍繞這個問題,在3月首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重要板塊之一的"數字消費館" 暨 2022 中國(杭州)國際智能產品博覽會上,鎂客網也將與首屆數貿會"數字消費館"暨2022杭州智博會共同舉辦產業專題論壇——"M-TECH2022中國智能駕駛創新峰會——碳中和 · 智駕新格局",邀請來自高校、研究機構、投資資本,以及智能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嘉賓一起,共同探討碳中和目標下,汽車相關產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。
熱門資訊 更多 >>
05-31
2024
根據全球知名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最新發布的數據,2023年全球企業研發支出總額達到3.1萬億美元,同比增長5.2%。其中,亞馬遜以...
01-02
2025
2025年將建成“星座”一期覆蓋全球 吉利加速布局天地一體化出行生態
2024年12月下旬的一天,在穿上防護服、戴上頭套,通過防塵吹風機后,記者終于進入到位于浙江省臺州灣新區的吉利衛星超級工廠,一...
01-26
2022
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(CISMA)是全球最大的專業縫制設備展覽會,展品包含了縫前、縫制、縫后各類機器以及CAD/CAM設...
08-15
2022
中央媒體名單 :嚴格意義上的中央媒體名單: 報紙類中央媒體:人民日報、中國日報、經濟日報、光明日報、解放軍報、工人日報、農...
03-21
2022
采購盛宴聚勢云端,無縫助力廠商貿易。3月18日-4月18日,2022年古鎮燈博會全球買家采購行線上展再次升級啟幕,在展網融合型B2B...
03-10
2022
2022年3月全國展會延期匯總都有哪些?快來看看吧!上述展會信息僅供參考,由于今年疫情情況特殊,展會時間/地點會存在不確定因素,...
03-17
2022
服務貴州畜禽產業為宗旨,2022貴陽國際畜產品及肉類工業展CIFPE
貴陽國際畜產品及肉類工業展覽會(CIFPE)為推動農牧旅一體化發展,整合資源,深化農牧旅融合,推動生態畜牧業發展,打造無公...